
膠東在線4月1日訊(實習記者 王璐)剛出鍋的早餐粥旁堆放著一摞摞的塑料杯,熱騰騰的餡餅旁則是一堆堆的塑料袋,它們隨著早高峰的人潮散去,散落在校園的各個垃圾桶里!耙惶靸扔卸嗌偎芰侠?最起碼得有一百個垃圾桶!”學校的保潔人員說。
“史上最嚴限塑令”實施一年有余,高校內塑料用品的使用情況如何?記者探訪后發現,煙臺市高;虺伤芰嫌闷返摹爸貫膮^”,外賣餐盒、快遞塑料包裝仍存在不符合要求的現象。據觀察,大部分飲品店的吸管已升級為可降解吸管,但校園超市多免費提供普通塑料袋。
2020年1月,國家發改委、生態環境部發布《關于進一步加強塑料污染治理的意見》,被稱為“史上最嚴限塑令”。其中,《山東省進一步加強塑料污染治理實施方案》再次強調,到2020年底,全省范圍內餐飲行業禁止使用不可降解的一次性塑料吸管,地級以上城市建成區禁止使用不可降解一次性塑料餐具。
驚心:一個學生的3000個塑料袋哪里去了?

3月26日8時,記者在某高校餐廳后的垃圾場中發現,保潔人員正打算將溢出垃圾桶的“白色垃圾”倒掉!捌骄辉绯窟@樣的垃圾要倒六七趟,周一的時候會再多一點”,據保潔人員介紹,食堂的早飯大多用塑料袋直接包裝,平均一個學生手里就會拎著兩三個盛有食物的塑料袋。觀察發現,大多數塑料袋是不可降解的材質,材質較薄,外部也沒有印刷環保的字樣,飲品配備的多為不環保材質的吸管!拔覀兇虬玫乃芰洗、餐盒都是食堂統一去進購的,一早上就能用1500多個吧!币晃火W餅店的工作人員介紹道。

“上下午都有課的時候,我就會選擇在校內的外賣平臺上點餐,這樣比較省時也省事!比宋膶W院的陳同學說道,“一般食堂里打包的食物都是用塑料的盒子盛著,為了防止飯菜灑落,外面會再套一個塑料袋!睋^察,食堂大多采用的是PP(聚丙烯)材質的塑料飯盒,外用打包袋多印有“食品用”的字樣!拔覀兊囊恍n口已經開始使用紙質打包盒,其他檔口也會慢慢升級,使用更加環保的餐盒!币晃皇程秘撠熑烁嬖V記者。

學生們除了會使用校內外賣平臺點餐外,還會選擇校外訂餐。記者在另一所高校的側門發現,學生們訂購的外賣已經掛滿大門。一些大品牌如麥當勞、漢堡王等的食物包裝會采用環保的材質,但一些價格稍低的外賣,則會使用不可降解的塑料飯盒和塑料袋來打包。王同學介紹道,“當看到使用紙質的外賣包裝時,我會覺得特別放心。但很多商家沒有這么環保,我們根本逃不開塑料用品的‘魔爪’!”
“除了一天三餐的食品包裝,我還會定期地去校內超市、水果店、飲品店購買一些商品,再加上一個周拿兩次快遞,算下來我一天得跟十幾個塑料袋‘打交道’!”尹同學說道,“一年下來就要用3000多個塑料袋,這么一說真的挺不可思議的!

“我們這里平均一天會到3000多個快遞,碰上平臺有活動的時候還會更多!睂W校內菜鳥驛站的工作人員介紹道,大多數裝有衣服的包裹會采用塑料包裝,其他像水果、生活用品等包裹則采用紙盒包裝!拔覀儠䦟σ徊糠职b回收再利用,但塑料膠帶的消耗量還是很大的!背酥,學校里還有十余個大大小小的快遞點,一旁裝有塑料包裝袋和塑料膠帶的垃圾桶總是倒了又倒。
“下午的時候,會有專門負責垃圾運輸的大叔把垃圾車開走!北嵢藛T介紹道,學校內的垃圾一般不會被分類處理,校園內各個區域的垃圾會被統一送至學校北面的垃圾壓縮站,處理完畢后再拉到牟平區的垃圾綜合處理廠做進一步的處理!拔覀兡倪關注塑料袋怎么處理啊,生活里也根本離不開塑料袋,也顧不上想那么多!笔掷锪嘀辶鶄塑料袋的劉同學說道。

兩難:店家愁成本,顧客圖方便
資料顯示,可降解塑料通常是在原料改性后再經過后續的三個步驟最終成品,主要材料是來自化工產品的PBAT、聚乳酸PLA(工業合成玉米發酵后生成的乳酸)和淀粉。由于原料價格昂貴,有些企業會加入傳統的塑料成分以降低成本,相應地,降解率也會隨之減少。
雖然在《可降解塑料制品的分類與標識規范指南》中有明確的要求,可降解塑料其生物降解率應≥90%,且其重金屬及特定元素含量等其他條件必須同時達標才算作可降解塑料。但知情人告訴記者,一些企業會生產降解率只有20%-30%的“可降解”塑料袋。
“其實現在并沒有查得很嚴,一次性塑料制品還是可以進入市場的,畢竟咱們這里還沒有出臺非常強硬的限塑政策,我們也在觀望!币晃凰芰习b制品廠的老板說道,“一個可降解塑料袋的成本是普通塑料袋的三四倍,再加上改造一條塑料袋的生產線就要花30多萬,最終到了消費者的手里就是十倍了,很多商家是接受不了的!

“塑料袋都是統一從學校食堂里購買的,我每半個月就要去買50塊錢的塑料袋!睋掣咝J程脵n口工作人員介紹,通常每個袋子只需要三分錢,“如果換成可降解材質的飯盒,另加一元,很多學生是接受不了的,很多人會要求我用塑料袋直接打包。如果強制的話,價格提高了人家就不愿意來了!焙芏鄬W生也在采訪中稱,他們已經習慣了免費的打包袋,“如果打包袋很貴的話,我就會選擇其他檔口”。
3月28日下午,在新世界百貨的超市收銀區域,平均每位顧客的購物車都至少有四五個裝著蔬菜、水果、零食的袋子,有的顧客會在結賬時再購買兩個大號的購物袋!傲晳T了一種水果裝在一個袋子里,隨身攜帶這么多袋子也不太現實,就算每個塑料袋收錢我也會買!眮沓胁少徦耐跬瑢W說道!耙话愣际且恍┠贻p人來買購物袋,一天賣個千八百個購物袋不成問題,但現在越來越多的人都會自備購物袋!背械氖浙y員說。
出路:分類回收“嚷嚷熱烈”,邁步豈止一個難
“最嚴限塑令”出臺后,一些商家順勢做出了調整!澳窝┑牟琛边@一門店里的吸管已經從以前的紙吸管變成了PLA材質的吸管,“當時很多顧客反映紙質吸管影響口感,我們便升級為了PLA可降解吸管,這種吸管它有著與傳統塑料吸管幾乎相同的觸感和外形,但同時它又可以做到“可生物降解”“可再生”。該店的工作人員指了指印在吸管盒下方“綠色地球,美好行動”的口號標語接著說道,“而且我們的奈雪杯都采用了可直飲的設計,大部分茶飲可直接飲用,非常的環保!睋私,大悅城內所有的飲品類門店的吸管均已更換為環保材質。

據觀察,高校內的大型連鎖飲品店如“書亦燒仙草”“柚見鮮茶”等店也已經“升級”,但一些小品牌的飲品店仍在使用不可降解的塑料吸管。某高校的食堂經理向記者表示,他們會加強對食堂食品安全的監管,引導環保的消費習慣。此外,煙臺市市場監督管理局的工作人員在采訪中提到,雖然整個過程比較復雜且難度較大,但“我們會定期對全市的塑料產品的質量安全進行監督管理,對流通領域的商品質量進行抽查檢驗,進一步規范塑料產品的市場經營行為,強化重點領域的監管!
“想要真正地達到‘限速升級’,我們確實有很長的路要走!睙熍_大學環境與材料工程學院教授馬興法認為,限塑令的貫徹執行不僅需要有關部門的協同監督管理,也需要企業能夠將社會效益充分考慮,更需要的是人們自身對于環境保護意識的增加,減少不環保塑料制品的使用量。據資料顯示,早在2002年,愛爾蘭就對消費者使用塑料袋征收0.15歐元;孟加拉國則采取立法的方式,禁止生產和使用塑料袋。南非、博茨瓦納等國,則采用“禁令+稅收”的當時來規避塑料污染,還會將環保意識的培養貫穿于學校的課堂教育中。
如何降低塑料污染?馬興法還表示:“從材料學的角度來看,對垃圾進行有序地分類回收也是應對塑料污染的一種有效治理手段!睋,美國紐約早在1986年便開始實行的垃圾分類制度,如今,瑞典、法國、日本、澳大利亞等國的垃圾分類制度也日漸成熟,有數據顯示,垃圾分類確實對塑料污染的治理起到了明顯的作用。(實習編輯:武文君)